人大监督与幸福美好新甘肃一路同行——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监督工作亮点采撷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8-01-24 13:09:33
从一到五,是殷殷承诺;从一到五,是步履铿锵。从一到五,是调研视察路上洒下滴滴汗水的康庄大道;从一到五,是专题询问会中弥漫的热切期盼串成的珍贵时光。
这就是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刚刚走过的五年岁月。
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管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还人民群众一片干净澄澈的碧水蓝天······
在这条路上,人大监督从未缺席。
●五年来连连发“问”,只为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儿
公开全程网络直播不走过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牵涉千家万户,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十分关注。近年来,甘肃省就业形势稳中有升,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刚性指标任务,但就业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就业总量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给就业稳定性带来更大挑战。如何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应对的重大课题。2014年9月25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首次专题询问聚焦全省就业工作,格外引人关注。
3个多小时的联组会议,在听取政府关于就业问题的专项报告后,7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2名省人大代表提出询问,会场问答简明扼要、有的放矢,有追问、有点评,互动热烈。各部门负责人不避难点,坦陈现存的问题;积极交流、切中问题实质;查摆原因,提出解决之策。询问者和被询问者在交流和碰撞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我省就业问题的认识,积极回应了民生关切。在这一问一答间,人大监督的实效进一步增强……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专题询问采取了全程网络直播形式,人大问政首次碰撞新媒体,标志着甘肃民主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暖心关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5年11月25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联组审议询问会,审议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就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教育卫生、电商扶贫等问题,向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提出询问,分管副省长带领省政府19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
实施总规模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是我省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创新和突出亮点。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文斌首先发问:“目前,贷款发放进度如何,贷款发放中还存在哪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还有什么好的措施和打算?”
“截至2015年11月20日,已发放到户165亿元,涉及35万户、154.8万人,户均4.7万元,覆盖了75个县市区。今年100万计划减贫人口,这项工作预计年底可达到200亿元以上,超出了原定今年100亿元的目标,原定3年贷款力争2年完成。”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回答说,“但我们从多次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贷款人信息资料不全、不准,影响贷款发放进度;有的县市区宣传政策不到位,对农户使用贷款帮助指导不够,贷款没有发挥效益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靠实县市区主体责任,督促限期整改。”
在当天的联组审议中,既有问题又有建议,既包括宏观层面又有细枝末节,大家共同为我省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建言献策,为推动省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部署的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年来“陇原环保世纪行”风雨兼程,只为那片碧水蓝天
健康防治大气污染守护美丽甘肃
2014年是“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开展的第20个年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陇原环保世纪行”决定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2014年的活动主题,围绕我省大气污染相关的重点和突出问题进行监督报道。
2014年8月4日,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赴张掖、酒泉、嘉峪关三市进行调研检查活动。陇原环保世纪行“大气污染防治”记者团随同检查组进行现场采访报道。这次执法检查的重点是各地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基本情况和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甘肃省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7年)的情况。
针对调研采访中发现的问题,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议,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加强沟通衔接,形成协调互补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持续监管工作,保障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要抓大不放小,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提高治理效率,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环保部门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县级环保部门建设,提高其执法、监测能力,为环保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情怀节能减排守护“穹顶之蓝”
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抓住重点难点着力开展调研、宣传和监督活动,是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收到实效的基本经验。2015年,组委会确定以“节能减排”为主题开展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旨在利用陇原环保世纪行平台,通过集中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广泛凝聚共识,促进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2015年6月18日,甘肃省陇原环保世纪行部门媒体见面会召开,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向与会人员及媒体记者介绍了我省节能减排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015年8月10日至15日,由新华社甘肃分社、《中国环境报》《甘肃日报》《人民之声报》、甘肃广电总台等主流媒体组成的陇原环保世纪行“节能减排”记者团赴武威市、金昌市,就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情况,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情况等,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采访团通过一系列深度报道,在肯定成绩和经验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反映。
接地气城乡垃圾处理守护美好家园
2017年6月1日,甘肃省陇原环保世纪行2017年工作会议召开。继大气、水、节能减排和产业发展等活动主题之后,省陇原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着眼于中央、省委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决策部署,立足省情实际,从全省环保工作实际需要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确定当年以“城乡垃圾处理”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宣传采访活动,重点对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卫生填埋、焚烧发电、水泥生产协同处理、循环再利用等垃圾处理情况进行集中报道。这一主题的确立和活动的开展,旨在推广城乡垃圾处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推进全省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解决“垃圾围城(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翻越高山,走进农户了解垃圾分类;踏上羊肠小道,察看自然村垃圾填埋池运行情况;奔赴田间地头,向村民了解尾菜处理方法;前往城镇垃圾处理场,采访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到乡(村)卫生院(室),探寻医疗废弃物处置之路……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坚持集中采访与分散报道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正面宣传与问题监督相结合,起到了正面典型“宣传一家促进一片”、违法案件“曝光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
2017年7月30日至8月4日,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对天水市武山县、甘谷县、清水县、麦积区、秦州区尾菜沤肥、医疗废弃物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发电等经验、做法进行了采访报道。8月28日至9月1日,记者团再次赴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玛曲县、迭部县、卓尼县,对当地如何从“垃圾围村”到“秀美藏寨”的变化进行了采访报道。
通过权力机关法律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经常性群众监督三种监督方式的综合运用,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又一次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作出了贡献。
●五年来聚焦审计监督和预算审查监督,只为管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专注一年两次听取审计工作报告借助审计力量持续监督同一问题
有人评价,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就像为全省经济运行做“体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2014年7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专题听取审议了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大审计决定落实力度、切实纠正审计查出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议意见。11月2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又跟踪听取审议了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的专项报告。一年中两次听取并审议审计工作报告,这在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还是第一次。
在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工作中,最具亮点的,便是省人大财经委对罚没收入收支管理情况的跟踪监督。
2014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省罚没收入收支管理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引起了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审计厅责成有关单位认真整改。
整改落实情况如何?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办理落实得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由省人大财经委牵头,组成省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省审计厅、省财政厅、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相关人员参加的调研督查组,于2014年10月下旬,先后赴天水、定西、兰州三市和省交警总队,对2014年4月份全省罚没收入收支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和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督查。
调研督查组坚持审计在先,在听取政府和部门汇报前,先由省审计厅对三市六县区和省交警总队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逐项进行了审计核实,为督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2014年11月27日进行的第二次审计工作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表示,是持之以恒的监督让审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两次向常委会提交审计工作报告,对一个问题进行持续跟踪监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审计监督链条,让一些“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老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要把这种良好态势继续保持下去,形成监督合力,促进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省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抓住财政预算执行中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借助审计力量就同一个问题持续开展监督工作,这是创新人大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的一次有益实践,对于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有力审议审计工作报告直指问题本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份审计工作报告,经济学家分析出当地经济运行情况的“阴晴”,企业家看到了政府简政放权的红利,老百姓看到了“反腐败”的力度……那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回到审议现场,我们发现,组成人员的结论似乎带着“辣味”,但却直指审计查出问题本质。
2015年7月29日,时任省审计厅厅长武毅受省政府委托,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关于201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一年来,省审计厅共审计项目8859个,发现违规问题金额179.23亿元,促进拨付到位资金2.98亿元,挽回损失5.85亿元,调整账务、归还原资金渠道等金额133.14亿元。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对账销号,举一反三抓好整改,限时反馈整改情况。省审计厅依法下达审计决定作出处理,并会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编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已整改落实问题金额271.69亿元,其中上缴财政17.09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6.80亿元,调账处理46.97亿元,增收节支1.16亿元,及时拨付和清理往来资金等189.38亿元。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司法、纪检、组织等部门共处理相关责任人469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3人,免职、降级、辞退22人,通报批评及诫勉谈话等339人。如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后,退回2197.26万元挤占挪用资金,取消214户保障对象资格,清退43套保障性住房。
“今后,审计工作量会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审计部门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要坚持边审计边整改和在处理问题时适度把握政策这两个较好做法,继续把审计工作抓实抓好。”成绩归成绩,但面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常委会组成人员毫不留情。
据悉,经过督促整改,2015年的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反映审计查出的52类问题中,已整改到位和正在整改落实的有45类,占审计查出问题的86.54%。
给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监督常态化
2016年,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审查监督政府预算决算与督促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相结合,建立了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情况的制度,并于当年11月15日制定出台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办法》。根据该办法,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将列入省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成为监督工作常态化内容。必要时,省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重点整改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不满意的,责成省政府及被审计单位继续整改,并在规定期限内再次报告。
2016年11月22日至23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审计厅厅长白文晖作的《201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这是自《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办法》出台后,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建立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向人大报告机制,对于督促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整改,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依法理财,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针对进一步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2016年12月23日,甘肃省201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公告在《甘肃日报》进行了全文刊登,这也是自《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办法》出台后,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首次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的监督。
机智升级专家“智库”组建财政监督“智囊团”
为了进一步提高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质量,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建立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专家委员会的要求,2016年7月21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工作办法(试行)》,并于当日印发执行。
2016年11月10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下发关于聘任省人大常委会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的通知,正式在全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社会中介机构等方面聘任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26名,为省人大及财经委员会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决算提供咨询意见。
2016年12月28日,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关于2016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6名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首次应邀参加了会议。
这是省人大常委会针对专业力量不足的现状,加强智库建设、提高依法履职水平的有效方式,是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专家“智库”升级,为省人大常委会的财政监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规范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和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有规可循
为了进一步促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落实,2017年7月28日,全国首部规范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地方性法规——《甘肃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办法》获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当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着这部创制性法规的出炉实施,甘肃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有规可循。
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究竟如何?按照《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办法》《甘肃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办法》,2017年11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2016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11月29日,又举行了联组审议询问会,就2016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专题询问。联组会上,9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本次常委会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如何督促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怎样做实做细项目预算、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了问询,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林业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审计厅、省地税局、省扶贫办等9个部门有关负责人对相关问题一一应答。
随后,甘肃省审计厅就此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在《甘肃日报》等媒体予以公告。
为了坚持和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力量,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规范性,增强预算审查的针对性、有效性,2017年11月22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预算审查前听取省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办法》。
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改革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办法建立和完善了预算审查联系代表和咨询专家制度、预算编制工作通报制度、预算审查工作专题调研制度、听取有关方面专家意见建议制度、听取部门预算意见建议制度、预算草案和预算报告通报制度、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参加预算初步审查会议制度、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服务平台和沟通交流机制等八项制度。
(作者:齐昕)
这就是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刚刚走过的五年岁月。
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管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还人民群众一片干净澄澈的碧水蓝天······
在这条路上,人大监督从未缺席。
●五年来连连发“问”,只为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儿
公开全程网络直播不走过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牵涉千家万户,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十分关注。近年来,甘肃省就业形势稳中有升,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刚性指标任务,但就业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就业总量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给就业稳定性带来更大挑战。如何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应对的重大课题。2014年9月25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首次专题询问聚焦全省就业工作,格外引人关注。
3个多小时的联组会议,在听取政府关于就业问题的专项报告后,7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2名省人大代表提出询问,会场问答简明扼要、有的放矢,有追问、有点评,互动热烈。各部门负责人不避难点,坦陈现存的问题;积极交流、切中问题实质;查摆原因,提出解决之策。询问者和被询问者在交流和碰撞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我省就业问题的认识,积极回应了民生关切。在这一问一答间,人大监督的实效进一步增强……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专题询问采取了全程网络直播形式,人大问政首次碰撞新媒体,标志着甘肃民主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暖心关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5年11月25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联组审议询问会,审议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就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教育卫生、电商扶贫等问题,向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提出询问,分管副省长带领省政府19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
实施总规模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是我省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创新和突出亮点。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文斌首先发问:“目前,贷款发放进度如何,贷款发放中还存在哪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还有什么好的措施和打算?”
“截至2015年11月20日,已发放到户165亿元,涉及35万户、154.8万人,户均4.7万元,覆盖了75个县市区。今年100万计划减贫人口,这项工作预计年底可达到200亿元以上,超出了原定今年100亿元的目标,原定3年贷款力争2年完成。”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回答说,“但我们从多次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贷款人信息资料不全、不准,影响贷款发放进度;有的县市区宣传政策不到位,对农户使用贷款帮助指导不够,贷款没有发挥效益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靠实县市区主体责任,督促限期整改。”
在当天的联组审议中,既有问题又有建议,既包括宏观层面又有细枝末节,大家共同为我省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建言献策,为推动省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部署的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年来“陇原环保世纪行”风雨兼程,只为那片碧水蓝天
健康防治大气污染守护美丽甘肃
2014年是“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开展的第20个年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陇原环保世纪行”决定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2014年的活动主题,围绕我省大气污染相关的重点和突出问题进行监督报道。
2014年8月4日,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赴张掖、酒泉、嘉峪关三市进行调研检查活动。陇原环保世纪行“大气污染防治”记者团随同检查组进行现场采访报道。这次执法检查的重点是各地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基本情况和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甘肃省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7年)的情况。
针对调研采访中发现的问题,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议,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加强沟通衔接,形成协调互补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持续监管工作,保障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要抓大不放小,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提高治理效率,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环保部门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县级环保部门建设,提高其执法、监测能力,为环保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情怀节能减排守护“穹顶之蓝”
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抓住重点难点着力开展调研、宣传和监督活动,是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收到实效的基本经验。2015年,组委会确定以“节能减排”为主题开展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旨在利用陇原环保世纪行平台,通过集中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广泛凝聚共识,促进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2015年6月18日,甘肃省陇原环保世纪行部门媒体见面会召开,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向与会人员及媒体记者介绍了我省节能减排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015年8月10日至15日,由新华社甘肃分社、《中国环境报》《甘肃日报》《人民之声报》、甘肃广电总台等主流媒体组成的陇原环保世纪行“节能减排”记者团赴武威市、金昌市,就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情况,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情况等,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采访团通过一系列深度报道,在肯定成绩和经验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反映。
接地气城乡垃圾处理守护美好家园
2017年6月1日,甘肃省陇原环保世纪行2017年工作会议召开。继大气、水、节能减排和产业发展等活动主题之后,省陇原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着眼于中央、省委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决策部署,立足省情实际,从全省环保工作实际需要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确定当年以“城乡垃圾处理”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宣传采访活动,重点对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卫生填埋、焚烧发电、水泥生产协同处理、循环再利用等垃圾处理情况进行集中报道。这一主题的确立和活动的开展,旨在推广城乡垃圾处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推进全省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解决“垃圾围城(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翻越高山,走进农户了解垃圾分类;踏上羊肠小道,察看自然村垃圾填埋池运行情况;奔赴田间地头,向村民了解尾菜处理方法;前往城镇垃圾处理场,采访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到乡(村)卫生院(室),探寻医疗废弃物处置之路……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坚持集中采访与分散报道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正面宣传与问题监督相结合,起到了正面典型“宣传一家促进一片”、违法案件“曝光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
2017年7月30日至8月4日,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对天水市武山县、甘谷县、清水县、麦积区、秦州区尾菜沤肥、医疗废弃物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发电等经验、做法进行了采访报道。8月28日至9月1日,记者团再次赴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玛曲县、迭部县、卓尼县,对当地如何从“垃圾围村”到“秀美藏寨”的变化进行了采访报道。
通过权力机关法律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经常性群众监督三种监督方式的综合运用,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又一次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作出了贡献。
●五年来聚焦审计监督和预算审查监督,只为管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专注一年两次听取审计工作报告借助审计力量持续监督同一问题
有人评价,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就像为全省经济运行做“体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2014年7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专题听取审议了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大审计决定落实力度、切实纠正审计查出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议意见。11月2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又跟踪听取审议了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的专项报告。一年中两次听取并审议审计工作报告,这在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还是第一次。
在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工作中,最具亮点的,便是省人大财经委对罚没收入收支管理情况的跟踪监督。
2014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省罚没收入收支管理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引起了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审计厅责成有关单位认真整改。
整改落实情况如何?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办理落实得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由省人大财经委牵头,组成省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省审计厅、省财政厅、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相关人员参加的调研督查组,于2014年10月下旬,先后赴天水、定西、兰州三市和省交警总队,对2014年4月份全省罚没收入收支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和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督查。
调研督查组坚持审计在先,在听取政府和部门汇报前,先由省审计厅对三市六县区和省交警总队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逐项进行了审计核实,为督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2014年11月27日进行的第二次审计工作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表示,是持之以恒的监督让审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两次向常委会提交审计工作报告,对一个问题进行持续跟踪监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审计监督链条,让一些“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老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要把这种良好态势继续保持下去,形成监督合力,促进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省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抓住财政预算执行中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借助审计力量就同一个问题持续开展监督工作,这是创新人大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的一次有益实践,对于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有力审议审计工作报告直指问题本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份审计工作报告,经济学家分析出当地经济运行情况的“阴晴”,企业家看到了政府简政放权的红利,老百姓看到了“反腐败”的力度……那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回到审议现场,我们发现,组成人员的结论似乎带着“辣味”,但却直指审计查出问题本质。
2015年7月29日,时任省审计厅厅长武毅受省政府委托,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关于201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一年来,省审计厅共审计项目8859个,发现违规问题金额179.23亿元,促进拨付到位资金2.98亿元,挽回损失5.85亿元,调整账务、归还原资金渠道等金额133.14亿元。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对账销号,举一反三抓好整改,限时反馈整改情况。省审计厅依法下达审计决定作出处理,并会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编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已整改落实问题金额271.69亿元,其中上缴财政17.09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6.80亿元,调账处理46.97亿元,增收节支1.16亿元,及时拨付和清理往来资金等189.38亿元。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司法、纪检、组织等部门共处理相关责任人469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3人,免职、降级、辞退22人,通报批评及诫勉谈话等339人。如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后,退回2197.26万元挤占挪用资金,取消214户保障对象资格,清退43套保障性住房。
“今后,审计工作量会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审计部门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要坚持边审计边整改和在处理问题时适度把握政策这两个较好做法,继续把审计工作抓实抓好。”成绩归成绩,但面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常委会组成人员毫不留情。
据悉,经过督促整改,2015年的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反映审计查出的52类问题中,已整改到位和正在整改落实的有45类,占审计查出问题的86.54%。
给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监督常态化
2016年,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审查监督政府预算决算与督促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相结合,建立了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情况的制度,并于当年11月15日制定出台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办法》。根据该办法,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将列入省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成为监督工作常态化内容。必要时,省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重点整改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不满意的,责成省政府及被审计单位继续整改,并在规定期限内再次报告。
2016年11月22日至23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审计厅厅长白文晖作的《201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这是自《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办法》出台后,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建立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向人大报告机制,对于督促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整改,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依法理财,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针对进一步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2016年12月23日,甘肃省201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公告在《甘肃日报》进行了全文刊登,这也是自《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办法》出台后,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首次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的监督。
机智升级专家“智库”组建财政监督“智囊团”
为了进一步提高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质量,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建立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专家委员会的要求,2016年7月21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工作办法(试行)》,并于当日印发执行。
2016年11月10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下发关于聘任省人大常委会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的通知,正式在全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社会中介机构等方面聘任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26名,为省人大及财经委员会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决算提供咨询意见。
2016年12月28日,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关于2016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6名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首次应邀参加了会议。
这是省人大常委会针对专业力量不足的现状,加强智库建设、提高依法履职水平的有效方式,是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专家“智库”升级,为省人大常委会的财政监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规范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和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有规可循
为了进一步促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落实,2017年7月28日,全国首部规范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地方性法规——《甘肃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办法》获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当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着这部创制性法规的出炉实施,甘肃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有规可循。
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究竟如何?按照《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办法》《甘肃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办法》,2017年11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2016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11月29日,又举行了联组审议询问会,就2016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专题询问。联组会上,9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本次常委会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如何督促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怎样做实做细项目预算、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了问询,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林业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审计厅、省地税局、省扶贫办等9个部门有关负责人对相关问题一一应答。
随后,甘肃省审计厅就此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在《甘肃日报》等媒体予以公告。
为了坚持和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力量,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规范性,增强预算审查的针对性、有效性,2017年11月22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预算审查前听取省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办法》。
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改革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办法建立和完善了预算审查联系代表和咨询专家制度、预算编制工作通报制度、预算审查工作专题调研制度、听取有关方面专家意见建议制度、听取部门预算意见建议制度、预算草案和预算报告通报制度、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参加预算初步审查会议制度、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服务平台和沟通交流机制等八项制度。
(作者:齐昕)